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滚动>正文

2024汽车行业空调制冷剂论坛在京成功举办

时间:2024-10-16 20:01/ 来源:新华网/阅读量:19407   

2024年10月11日,由中汽数据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业经济技术信息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信息所”)主办的2024 汽车行业空调制冷剂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举办。本届论坛设置“一个主论坛”“两大分论坛”“一场专题展览”,旨在通过深入对话交流,凝聚行业共识,科学有序推进汽车行业空调制冷剂替代进程,为我国蒙约履约贡献汽车行业智慧和解决方案。

超过110家政企学研单位的150余位嘉宾现场参加了本次论坛。与会嘉宾围绕氢氟碳化物管控策略制定、新能源车热管理系统开发、新型制冷剂评价测试等领域展开深度交流与讨论。

阶段成果显现,汽车行业需持续推进氢氟碳化物制冷剂替代

主论坛上,中汽数据总经理冯屹强调,汽车作为重要消费行业之一,开展氢氟碳化物削减替代是响应国际公约的必然要求和提升我国汽车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必要举措。中汽数据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优势,携手产业链企业、行业协会及科研机构,在替代技术评测、政策落地支撑、标准体系建设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我国构筑氢氟碳化物削减的顶层设计方案提供了汽车行业技术支持。

中汽数据总经理 冯屹

此外,中汽信息所副总经理朱孔源在表示,汽车行业积极探索并实施符合中国国情的制冷剂替代方案,从源头管控氢氟碳化物使用,是推动行业绿色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对保障国家履行《基加利修正案》要求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中汽信息所副总经理 朱孔源

中汽数据党委委员、中汽碳数字总经理赵冬昶表示,强化汽车空调氢氟碳化物制冷剂削减替代是保护生态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综合考虑蒙约履约时间节点要求和行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趋势,汽车行业从第三代制冷剂向第四代制冷剂转变已是大势所趋。

中汽数据党委委员、中汽碳数字总经理赵冬昶

政策体系不断完善,论坛对我国蒙约履约形势作出新研判

在主论坛上,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履约一处副处长尚舒文做“《蒙特利尔议定书》履约形势及可持续履约挑战”专题报告,对《蒙特利尔议定书》履约进程以及《基加利修正案》履约框架和时间表进行了详细解读。他表示,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制冷空调设备制造国,HFCs使用量保持较快增长,履约削减任务重,面临来自经济、安全、环保、能效等各方面挑战。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履约一处副处长尚舒文

近年来,中国汽车行业规模逐渐扩大,产销规模不断突破,汽车空调HFCs消费量也随之增大。中汽数据资源建设室主任禹如杰围绕汽车行业的履约工作进展进行了整体介绍和形势评估。他指出,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国家方案(征求意见稿)》,汽车作为HFCs使用行业被纳入管控范畴,制冷剂替代势在必行。中汽数据基于制冷剂管控时间,建立模型计算并预测中国汽车保有量及汽车行业制冷剂相关数据;牵头成立中国汽车空调氢氟碳化物替代技术联合开发工作组,建立汽车空调HFCs替代技术评估体系,推动匹配空调台架搭建及性能测试,加快下一代制冷剂评价与产业化应用进程。针对当前制冷剂消费量上升、替代路线不明确、标准与评价体系不完善等挑战,他提出三方面建议:健全标准政策体系,引导并规范制冷剂替代;开展替代制冷剂整车验证,支撑替代制冷剂规划决策;空调系统共性难题攻关,加速替代技术产业化应用。

中汽数据资源建设室主任禹如杰

标准支撑,示范引领,汽车行业制冷剂替代进程正有序推进

在我国汽车空调制冷剂替代和热管理技术研发进程中,行业高度重视标准对前沿技术的引领作用。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车身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孙磊围绕我国汽车空调领域标准体系规划进行了专题报告。他指出,空调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消费者的需求提升为空调标准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机遇与挑战,在后续汽车空调标准体系建设中,将充分考虑制冷剂迭代的影响,并希望行业更多企业和专家能够参与到汽车空调标准体系建设工作中,共同推动技术创新。此外,中汽数据资源建设室工程师王超前以汽车行业HFCs制冷剂替代过程中的关键标准研究为切入点,介绍了国际上汽车空调标准体系的进展,并提出“配合政策要求,促进节能降碳;更新制冷剂产品标准、空调组件标准、制冷剂标识;完善安全标准”三点工作建议。在政策创新研究方面,中汽碳数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项目主管刘焕然从双碳背景下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重启角度带来汽车行业HFCs制冷剂纳入碳减排市场的新探索、新思考。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车身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 孙磊

中汽数据资源建设室工程师 王超前

中汽碳数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项目主管 刘焕然

据了解,中汽数据积极主导和参与我国汽车行业新型冷媒示范与推广应用工作,并基于此和浙江省龙泉市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会上,围绕新型冷媒研发示范基地的建设进展和工作计划,浙江省龙泉市科技局副局长钟马馨进行了详细解读。她表示,龙泉市在汽车空调产业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汽车热管理产品齐全、品牌响亮、营销网络健全。未来,将与中汽数据在汽车空调产品检测、新型冷媒测试评价、标准制定、整车路试等方面通力合作,推动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前沿技术在龙泉区域应用示范。

浙江省龙泉市科技局副局长钟马馨

产业协同,技术创新,共话中国汽车行业制冷剂替代新方案

本次论坛设置了两个分论坛以及一场专题展览。分论坛分别围绕整车热管理技术创新、新型替代制冷剂研发两个话题进行了专题报告分享;专题展览中,国内外不同替代技术路径的产业链企业代表进行了技术产品展示。来自国内外行业组织,整车、热管理系统和零部件以及氟化工领域的龙头企业,高校等的汽车空调及热管理产业上下游专家学者进行研究成果分享并展开深入研讨。为了寻找到完美的替代解决方案,企业、高校等都加快了新技术的研发和新产品的测试实验。

在整车热管理技术交流环节,来自国内各大整车企业以及高校的热管理专家带来专题报告。西安交通大学曹锋教授指出,NH3是除CO2、R290外的潜在替代制冷剂;间接系统通用模块为CO2、R290等自然工质在电动汽车热系统中的兼容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广汽研究院热管理部姚孟良博士则对当下混合冷媒直接替换R134a的性能变化进行了详细研究,认为制冷剂无法直接替代,下一步将开展匹配空调系统的开发测试工作。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曹锋

广汽研究院热管理部工程师 姚孟良

东风研发总院主任工程师孙西峰指出,CO2热泵在40℃和-30℃环境下满足整车空调系统制冷及采暖性能要求,经系统可靠性道路验证表现良好。但CO2产品初期成本偏高,在法规推动下,汽车空调采用自然工质的路线将更加明晰。长安汽车热系统集成高级副总工杨帆介绍了当前长安纯电动车辆热管理系统使用的间接式热泵,以及该热泵型热管理系统在法规工况下高低温电耗。来自整车热管理零部件企业的专家,弗迪科技客户服务部总监陈雪峰指出,通过对新型混合制冷剂的台架以及整车测试结果表明,环保型混合制冷剂的应用对热管理系统架构没有影响,对系统零部件的变更在10%以内,工艺成熟,制冷制热性能均衡。

东风研发总院主任工程师 孙西峰

长安汽车热系统集成高级副总工 杨帆

弗迪科技客户服务部总监 陈雪峰

在新型替代制冷剂研发进展交流环节,来自国内外氟化工企业和高校的专家学者介绍了当前新型制冷剂研发以及测试进展。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氟碳所应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欧阳洪生指出,对比R134a,相同工况下,R430A制冷量和COP提高,R444A制冷能力和COP降低。在研的DL-N1与车用热泵系统金属/非金属材料相容性良好,与POE类润滑油互溶性良好;-10℃以及35℃工况下,DL-N1制热/制冷量均高于R410A。浙江大学教授熊树生团队设计了基于R290新型冷媒的热管理系统试验台架,测试结果表明:R290系统制热能力强于R134a,可在-20℃环境下工作,在常规低温制热工况,制热能效与制热量优势明显。制冷工况下,R290与R134a在制冷量上相近,但R134a在系统COP上稍有优势。

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氟碳所应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欧阳洪生

浙江大学熊树生教授团队成员 赵家豪

在空调国际CTO穆景阳博士看来,可以通过增加高压侧阀门、监测温度及压力数值、增加R290浓度传感器以及增加洁净气体储存装置的措施应对R290安全风险。科慕公司技术服务专家许杨峰表示,R457C提供了针对现有R1234yf和R134a系统潜在直接替换的解决方案,显示出明显的能力提升。能力匹配情况下,相比R1234yf系统有效降低能耗,能效更高。

空调国际CTO 穆景阳

科慕公司技术服务专家 许杨峰

大金氟化工产业项目主管金霄的报告中指出,R474A作为制冷剂与现行汽车空调系统中使用的材料具有良好的材料兼容性,制冷、制热性能优秀,尤其是在恶劣工况下提升更明显,相较于R1234yf有更高的压力,对系统进行微调后或可发挥其更高性能。霍尼韦尔高级研发工程师甘芸华表示,HFO混合制冷剂R454C具有优秀的制冷性能,并且在空气源热泵系统中,能实现-20℃环境温度下高效、强劲的制热表现,其在电动汽车上的系统匹配控制、泄露影响和售后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索解决。中汽数据项目主管王超硕介绍了中汽数据在国产新能源整车热管理研发系统仿真软件Cautosim开发工作中的成果和软件功能,表示可以快速搭建热管理控制策略,制定续航及舒适性优化方案,控制策略对比、参数寻优。实现辅助周边供应商开展系统仿真模型交互,加速选型过程。

大金氟化工产业项目主管 金霄

霍尼韦尔高级研发工程师 甘芸华

中汽数据项目主管 王超硕

本次论坛汇聚汽车空调及热管理产业链内政产学研领域的智慧,研讨了我国汽车行业制冷剂替代与整车热管理系统开发的协调共进关系,充分总结了当前我国汽车行业制冷剂替代研究的先进技术成果。中汽数据表示,未来将继续发挥第三方智库优势,依托汽车行业氢氟碳化物的研究框架,广泛结合上下游产业链,深入开展履约政策支撑、共性技术攻关、核心产品研发、典型场景试验、示范应用推广、标准体系建设等工作,为汽车行业转型升级做出积极贡献。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