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30 19:15/ 来源:盖世汽车/阅读量:16443
在 2025 成都车展上,极狐 T1 以一场 “和生活轻轻交手吧” 的脱口秀走进公众视野,歌手大张伟成为其品牌挚友兼快乐大使,传递出轻松自在的产品调性。作为北汽极狐基于 “北极星数字智能架构” 打造的首款 A0 级纯电车型,极狐 T1 自 8 月 22 日开启预售以来,两小时内订单突破 11068 台,在 A0 级纯电市场展现出较高关注度。这款车瞄准年轻用户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从空间、驾控、配置、安全等多方面发力,试图在细分市场中打造差异化优势。
设计:兼顾美学与实用的视觉表达
极狐 T1 采用新一代设计语言 ARC-FLOW 极智源流,整体风格融合前卫、运动与科技感,在满足审美需求的同时,也考虑了能耗、空间布局等实用因素。车身比例经过精心设计,0.64 的轴长比对标中型车,助力空间扩容,四轮四角设计兼顾操控性;0.85 的高宽比接近 B 级车,为车内带来开阔视野;2.27 的轮高比向豪华车看齐,提升行驶稳定性。
灯光设计上,贯穿式前大灯以极光为灵感,结合数字像素元素,可呈现动态效果,增强了车辆的辨识度;符号化尾灯采用几何线条排列,通过平面与立体结合的方式,营造出科技感,尾门饰板也延续了尾灯的符号化元素,形成视觉上的连贯感。轮毂方面,新车提供同级少有的 18 寸双色铝合金轮毂,视觉饱满且能提升抓地力,同时也有 17 寸轮毂可选。
车身颜色选择丰富,包含晨曦白、瓦纳蓝、流光银等 6 种城市生活主题漆色,内饰则有云米、沙棕、黑金三色可选,满足不同用户的审美偏好。
空间:A0 级车身里的 “大格局”
尽管定位 A0 级,但极狐 T1 在空间表现上力求突破。其车身尺寸为 4337mm×1860mm×1572mm,轴距达到 2770mm,这一轴距不仅在同级车型中处于领先水平,甚至超过部分 A 级车。从实际乘坐体验来看,前后排乘坐距离为 903mm,超过奔驰 GLC 的 841mm,后排乘客即便长时间乘坐也不易感到局促。前排头部空间 1004mm,后排头部空间 981mm,1.85 米身高的乘客乘坐时,头部也能保持充裕空间;二排肘部空间 1508mm,膝部空间 102mm,三人同乘时不易出现肢体碰撞的情况。
储物空间的设计同样注重实用性,全车设有 32 处储物空间,涵盖门板储物格、防滑双杯托、座椅背袋、拉手盒及手机位等,方便存放各类随身物品。后备厢常规容积为 459L,可容纳 8 个 20 寸行李箱,满足五口之家的出行储物需求;后备厢采用下沉式设计,下沉部分容积 74L,可将蔬菜、水果等易碎品与行李箱、工具箱分层存放,避免挤压损坏。当后排座椅放倒后,后备厢最大纵深可达 1950mm,容积扩展至 1352L,能够容纳天幕帐篷、露营装备、滑雪板等大件物品,适配户外露营、长途旅行等场景。此外,前排座椅支持一键放平,与后排无缝拼接后可形成 “大床”,为临时休息提供便利。
配置:聚焦健康与舒适的细节考量
极狐 T1 在车内环境与舒适配置上较为用心,其座舱采用接近零醛零苯的环保设计,全系标配吸附降解材料,并运用 220℃低温注塑工艺,减少有害物挥发,降低新车异味。北汽极狐还自主研发正向设计验证舱,在 4 大极端场景下对 30 多种零部件及上百种组合进行反复验证,进一步优化车内气味。内饰材质方面,仪表板等处采用 Microcloud 纤维绒高级皮革,这种常用于百万级豪车的材料,触感细腻且环保,座椅和方向盘也使用皮质材料,提升内饰质感。
座舱的科技感与便利性配置也较为丰富,全系标配 15.6 英寸中控屏与 8.8 英寸液晶仪表,中控屏高频功能常驻界面,操作便捷,分辨率较高,能清晰显示路况信息;仪表台中饰板与门板上饰板连贯设计,形成环抱式科技座舱氛围。全景天幕面积达 2.34㎡,为同级最大,搭配全开式电动遮阳帘,可阻挡 99.9% 的紫外线,遮阳帘支持手机远程控制、无级调节,并能与空调联动,兼顾通透视野与防晒需求。
座椅设计注重舒适性与功能性,全新云感环抱座椅采用人体工学设计,高密度高回弹发泡组合使回弹率大于 60%,久坐不易变形,且经过 20000 次耐久循环、50 万次振动验证,耐用性较强。前排座椅配备通风、加热与记忆功能,夏季可保持座椅干爽,冬季 - 18℃低温环境下,5 分钟内座椅温度可升至 32℃,同时座椅通风噪音≤38 分贝,避免影响车内静谧性。
此外,新车全系标配 V2L/V2V 外放电功能,功率可达 3.3kW,户外露营时可满足电磁炉、电水壶等设备的供电需求;可编程座舱支持 20 + 车内模块、90 个整车控制接口开放,用户可自定义场景模式;全场景 AI 语音助手具备声纹识别、一句话多任务连续执行、方言识别、全车免唤醒功能,提升交互效率。
车辆搭载 360° 全景影像与透明底盘,通过 4 颗百万像素全景鱼眼摄像头实现多视角无缝拼接,可显示全景鸟瞰图、单一方向视图及车底路面图像,帮助驾驶员规避底盘盲区风险,形成 540° 立体全景影像视角。针对窄路通行场景,车辆配备窄路影像辅助功能,雷达探测到障碍物时,驾驶员可手动开启全景影像;50 米循迹倒车功能则能在误入窄路时,实现车辆原路退回,减少剐蹭风险。
驾驶辅助系统达到 L2 级水平,包含 12 项主动安全辅助功能与 6 项巡航辅助功能(如 CCS 定速巡航、ACC 自适应智能巡航、ICA 集成式巡航等),适配中国路况,提升行车安全性。驾驶模式方面,除舒适、经济、运动、个性化 4 种基础模式外,还新增湿滑路面、极致节能、自适应 3 种模式,其中自适应模式可根据用户驾驶习惯自动调节驾驶体验,适配不同路况与驾驶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极狐 T1 搭载 “随心转” 黑科技,通过低速智能辅助转向功能,在车辆低速且需大方向盘转角时,对内侧车轮施加制动并请求扭矩,实现平稳转向,使 2770mm 轴距的车型转弯半径缩短至 5.2 米,提升窄路掉头、窄车位停放的灵活性。此外,车辆最小离地间隙 181mm,保障了一定的通过性。
品质:聚焦续航与安全的核心需求
续航与补能表现是纯电车型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极狐 T1 搭载极光电池,其中 425 版本车型 CLTC 续航里程为 425km,满足多数用户一周通勤的需求。充电效率方面,电池电量从 30% 充至 80% 实测仅需 16 分钟,减少充电等待时间。为适应不同温度环境,车辆配备直冷直热技术,冷媒直接通入电池,集成化程度高,能耗减少 10%,可快速将电池调节至适宜工作温度(充电工作温度 - 20℃~55℃,放电工作温度 - 30℃~55℃),减少低温环境下的续航衰减;全系标配的热泵空调,在 - 30℃极寒环境下可正常工作,最大节能 15%,提升续航 30-35km。
安全性能上,极光电池采用多重防护设计,电池包箱体通过纵横交织的高强度结构梁与多宫格结构形成 “双道防线”,高速碰撞下可实现电芯零变形、冷却液零泄漏;电池底部配备由高强钢底护板、防石击涂层、高弹性缓冲层等组成的七层 “玄武护甲”,兼顾绝缘、保温、导热、防腐功能。同时,极光电池达到 PPB 级安全标准,提前一年满足并高于新国标的 “无热扩散” 要求,7×24 小时云端监护结合大数据 AI 模型,可提前 3 天预警电池异常,准确率超 95%。
车身结构采用高强度笼式设计,A、B 柱等关键部位 100% 使用 1500MPa 高强度钢,侧碰撞传力结构同样 100% 采用高强度钢,整车应用 39 米结构胶提升强度,车顶可承受超过 4.5 吨重力承压。此外,车辆还配备全方位安全气囊防护、碰撞车门自动解锁、四门一键升降防夹功能、儿童机械安全锁、道路救援呼叫等安全配置,进一步保障驾乘安全。
极狐 T1 采用高铁同源的八合一电驱,相比传统电驱,重量降低 15%,体积降低 18%,功率密度提升 10%,在提升动力响应速度的同时,降低能耗,减少出行成本。
极狐 T1 通过在空间、配置、安全等维度的差异化设计,试图在 A0 级纯电市场中满足年轻用户对 “花小钱办大事” 的需求,无论是日常城市通勤,还是家庭短途出行、户外露营,这款车都展现出一定的适配能力,为用户提供了多一种出行选择。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精品图集 Pretty Pictures